持续扩大开放 促进合作共赢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序推进,获批外资银行、保险、证券、支付清算机构100余家。国内外经济专家分析认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市场吸引力。外资机构的参与也带动了国内金融机构的成长,为中国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中国金融业更上一层楼。更高水平、更高水平、更健康的发展,将为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提供巨大动力。
外国投资者更看好中国市场
今年6月,新加坡首家合资券商星展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牌照。对外发展业务。从最早在中国设立公司银行的外资银行之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第一个直接参与者,到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指定的第一家外国客户保证金存管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在中国发展足迹体现了中国金融业的开放格局。
“40年来,中国建立了庞大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业发展迅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逐步对外开放,成果有目共睹。都。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取得了快速的业务发展。”星展银行中国区总裁葛干牛说。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已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外企抓住机遇,加快布局中国市场。
麦肯锡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去年10月发布的《中国金融开放新机遇》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宣布大幅放宽金融市场准入。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相比,本轮金融开放无论是金融牌照开放的广度、业务资质开放的深度,还是开放的速度,都超过了上一轮。德意志银行研究团队预测,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的权重和影响力将不断扩大。加之金融市场开放措施加快实施,国际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更加看好中国市场。
自去年中国金融业准入负面清单正式出炉以来,中国市场不断涌现出外资独资和外资控股的金融机构。今年7月17日,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上个月,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成为首家获准在中国单独资助共同基金业务的外国资产管理公司。 7月1日,贝莱德基金发布首只公募产品,这意味着其首只公募基金即将正式上线。
中国《外商投资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实施,进一步减少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为外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创造了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投资环境。企业。日本瑞穗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太田智之印象深刻。 “这部法律让外国公司在中国更好地发展,也让中国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在太田智之看来,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张对中国和世界都大有裨益。
人民币吸引力持续增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COFER)货币构成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额由去年四季度的2694.9亿美元增至2874.6亿美元,连续9个季度实现增长。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至2.45%,创下IMF公布2016年四季度数据以来的新高。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高盛分析师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未来五年人民币在全球央行(不包括中国)中的占比将升至6%至7%,这意味着将带来3500亿元人民币4500亿元人民币资金。流入。人民币资产的更高收益引起了全球的关注。预计到2030年,人民币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摩根士丹利此前也做出过类似预测,认为未来10年人民币可能占全球外汇储备资产的5%-10%。
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Alicia García Herrero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并持续增长,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从今年10月29日起,中国的国债将在被列入丰富的时代世界国债指数。此前,中国债券已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和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中国债券“集合”全球三大债券指数,顺应全球投资者心声。
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和金融开放持续扩大的信心。 “各方已就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增长前景达成共识。”麦肯锡报告指出,中国金融业的结构性变化孕育重大商机,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从全球来看,中国各金融行业的市场规模非常可观,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外资对中国金融业的全球市场地位和未来增长潜力极为看好。”
中国业务环境继续增长。改进
文章来源:《汽轮机技术》 网址: http://www.qljjs.cn/zonghexinwen/2021/0814/348.html